摘要:新时代教育要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方针,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新征程上,要在更高水平上坚持“三个面向”,高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一、坚持面向现代化,提升教育服务能级
教育面向现代化,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办什么样的教育”这个根本问题的积极回应。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特别渴望科技发展和人才供给。教育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其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在如何办好社会主义教育方面,邓小平同志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因此,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始终按照现代化的需要来办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加速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我国已进入全球创新型国家行列,教育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新时代教育要更好地面向现代化,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需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缩短教育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促进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锤炼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拿手”本领。
二是要持续拓宽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渠道。要扩大人才培养的覆盖面和精准度,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这将进一步保障各行各业人才供给不断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要增强科技成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度,强化高校原创性基础研究,切实解决“卡脖子”技术,鼓励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开展课题研究,不断优化职务发明的相关政策,协同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三是要优化教育结构宏观布局。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优化教育布局,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以及未来产业等方面要适度增加招生计划和学位授权点,推动教育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坚持面向世界,夯实教育开放格局
教育面向世界,本质上是要回答“中国是选择办大教育还是办小教育”这个根本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朗。邓小平同志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对世界潮流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即世界已经是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世界离不开中国,发展的中国也离不开世界。教育面向世界就要敢于吸收和利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充分利用世界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并善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过实践检验成熟的教育管理经验。
经过40余年的探索实践,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大多数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2022年,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设立了30余个鲁班工坊。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实现了从原来单一的“送出去”到目前“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赋能的华丽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客观地说,目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联合加紧对华进行技术封锁,并试图在教育、经济和人才等方面进行脱钩,这给教育对外开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凸显了着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紧迫性。
一是要继续优化“引进来”的策略。如在来华留学生方面,要继续扩大整体规模,同时要扩大学历生尤其是博士生来华留学的规模。此外,要依托中国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科技领域,打造国际联合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等平台,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二是要继续强化“走出去”的意识。要充分总结职业教育鲁班工坊的成功做法,配合中国全球知名企业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推动中国优质教育资源勇敢自信地“走出去”,参与全球教育竞争和治理。同时,也要针对当前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短板,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优秀青年赴海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深造。
三、坚持面向未来,强化教育全球责任
教育面向未来,本质上是要回答“办自己的教育还是办全球的教育”这个根本问题。教育是青年人高度集聚的领域,是朝气蓬勃的社会事业。同时,教育又有着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需要战略眼光、超前布局,才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需要。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反复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时至今日,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竞争的焦点所在。用什么样的教育来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用什么样的教育来塑造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教育要面向中国的未来。一是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定位毫不动摇,持续强化教育的政治属性、民生属性和战略属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二是要坚持学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积极探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深度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通发展,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行的培养格局。三是要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能力建设,切实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加强学生面向未来的生存能力、挑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尤其是要注重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
——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未来。一是要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持续匮乏等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共同挑战,加强课堂教学和实践探索,开展跨越国界的基础学科合作研究,鼓励寻找解决共同问题的创新方法,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二是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在解决中国特有问题和全球共同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来的,中国的经验可以成为全球其他国家的借鉴,为全球教育适应未来需要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作者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