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然市咨会是上海的一笔重要财富,那自然要尽力让它办得更好一点。”
这段时间,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一直在作越洋连线。作为今年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市咨会,IBLAC)副主席,铁狮门CEO徐瑞柏将在会上主持“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小组讨论,“他非常重视,我们正和10家与会企业沟通,期待他们的CEO能在讨论中贡献真知灼见。”
作为资深公关人,夏冠东见证许多外企从试水到投资再到扎根上海全过程,并从2005年开始参与市咨会台前幕后工作。“36年的市咨会伴随着外企在上海成长。”夏冠东很确定地说,如果一家全球性企业迄今还没涉足中国市场,那恐怕已经算不上是跨国企业了。
右二为夏冠东
一扇永远敞开的窗口
美资企业铁狮门2006年来到上海,2015年加入市咨会,并参与上海多个地产开发项目。用徐瑞柏的话说,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开发并不只是5年或10年的计划,而是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发展关系。“与中国共同努力,从而可以在未来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里共同发展。”
在夏冠东看来,这一过程中,市咨会就像一扇永远敞开的窗口——外界能借此了解上海,而上海也能向世界学习。每年秋天,40多位全球顶尖企业的掌门人线上线下齐聚浦江出谋划策。这笔36年的财富,伴随着上海城市发展与进来步。
他坦言,这些年上海首创的市长咨询会议模式被包括罗马、伦敦在内不少国内外城市仿效,但上海市咨会依然高朋满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刚性规则。国际企业家如果连续两年不到会,就自动按退会处理。开始也有不同声音,担心会让“空中飞人”们望而却步,但结果恰恰相反——高门槛下,申请入会的企业家依然络绎不绝。到了2004年,这条“潜规则”正式写入市咨会章程。
另一方面是上海市咨会的含金量,“它不只是一年一度的聚会。通过企业提交的论文及CEO们在会上的发言,上海能在热闹的背后,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在夏冠东看来,上海未必需要全盘接收,但企业家们提到的经验甚至一些教训,值得上海主管部门的深思。
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市咨会平台,国际企业家也能更了解上海发展、了解中国市场。铁狮门CEO徐瑞柏会在美国通过很多场合告诉大家,“我们企业在中国取得了成功,我们看好中国市场,会继续开拓下去。”
图为2012年英国WPP集团总裁苏铭天发言。 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一位看好上海的企业家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夏冠东是WPP集团前CEO苏铭天爵士的助手。这位传奇企业家创立并执掌WPP33年,将其发展成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他坚信中国是全球市场重要一环,因此一直在探索如何能更好在华发展,参与市咨会就是其中一条途径。”夏冠东说。自2006年起,苏铭天成为市咨会成员,并担任过第十三任主席。
如今年逾七旬的苏铭天曾向夏冠东提到首次来中国内地感受。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坐车从香港进入深圳。当时天下着雨,但沿途工人依然埋头工作。在感慨中国人勤劳的同时,敏锐的商业神经促使苏铭天关注中国市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苏铭天开始布局上海。在夏冠东看来,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外企“懵懵懂懂”来到上海,需要有经验的公关、广告等传播公司作“在地支持”,在给后者带来商机也迅速打开市场。与此同时,随外资传播企业一起进入上海的,还有海外先进的传播理念与手段,以及培养出了第一代本土传播营销人才。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沪外资起到了“市场教育”作用。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民没有用信用卡习惯。为帮助金融机构开拓市场,传播公司会通过举办讲座、广告投放等方式介绍信用卡。在之后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不少外资传播公司凭借熟悉两地情况优势,搭建起跨文化、跨地域传播渠道。
如今苏铭天离开WPP,但他依然看好上海。在去年的市咨会上,他告诉大家,“如果要我为这几年的上海打分的话,我要打A后面好几个‘+’。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持续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城市,它的能量和活力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2023年10月15日 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一个积聚全球智慧的聚宝盆
夏冠东的绝大多数时间站在市咨会幕后。他告诉记者,公关人的底层逻辑就是,当确认过某件事有意义后,就要努力将之做好,然后再悄然退后,“既然市咨会是上海的一笔非常重要财富,那自然要尽力让它办得更好一点。”
2011年,市咨会会标首次亮相——闪耀的星光代表智慧,圆形排列体现出畅所欲言、意见开放的精神。在蓝色背景映衬下,在向外界传递勇气和热情同时,不失冷静和理智。
“它的创意概念是‘智者慧集(GaTHEr the sparkle of wisdom)’。当时,大家都希望有一个会标,能更精准展示市咨会定位与愿景。经过与每位成员商议,大家都认同‘汇聚智慧的平台’这一概念。”在夏冠东牵线搭桥下,WPP决定免费设计,这一会标一直沿用至今。
去年是市咨会成立35周年,又是时隔3年后再次线下会议。不少成员提出,能否有一些具有仪式感动作。“在关键节点发出国际企业家声音,这与上海想法不谋而合。”夏冠东回忆,于是市咨会秘书处给每家公司发出一道题目“企业对市咨会有何期待?”通过收集企业的回复,进行关键词整合,最后整合成了共同愿景。
去年10月15日,33位跨国企业家集体署名的市咨会共同愿景出炉——“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进行建设性对话将有助于企业突破界限、应对挑战、发现机遇,与上海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咨会是一个积聚全球智慧的聚宝盆。它伴随外企在上海发展,值得所有人珍惜爱护。”一件事让夏冠东印象深刻,早年间外企在上海开业安排舞龙舞狮,外国老板会问,“为什么要搞这些?”后来如果不安排舞龙舞狮,外国老板会问,“为什么不搞这些?”
“这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谐轮回,也是企业在上海发展的印记。”他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