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历史风貌区如何保护与更新?看看这两个上海案例

摘要:让“更新”与“民心”同频共振,使“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

上海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类型丰富、量大面广的历史遗存。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体系。进入存量开发阶段,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更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保护概况」

2003年1月,《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施行。此后,该条例经历3次修正,明确保护对象为“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风貌保护河道和优秀历史建筑”等。

目前,上海市公布了共计1058处、3075幢优秀历史建筑以及401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划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254处风貌保护街坊和约350个保护地块。这些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不同程度地面临保护与利用矛盾、财务压力、政策滞后等困境。

保护与利用矛盾:对于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来说,保护为大。但对于在其中工作、生活的居民或使用者来说,原有的建筑内部空间尤其是里弄建筑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空间需求。

财务压力: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保护需要巨额的财政资金投入,且逐年增长。根据相关规定,市一级将每年财政收入的1%(不少于10亿元)作为风貌保护专项资金,并按5%的幅度递增;各区财政配套不少于市财政投入资金的50%。

政策滞后:2021年9月《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颁布施行以来,历史风貌区与城市更新单元、区域更新、零星更新的关系有待重新梳理,包括将历史风貌区的开发权转移机制、容积率奖励机制、土地供应机制与区域统筹实施主体、物业权利人自我更新等机制统一起来,进一步创新政策供给。

「历史经验」

回顾上海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更新历程,典型案例主要有新天地(1996年)、田子坊(1998年)、思南公馆(1999年)、M50工业遗产改造(2000年)、外滩源一期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2000年)、8号桥以及其后一系列工业遗产改造(2003年至2010年)、露香园(2005年)、徐汇滨江(2012年)、苏河湾地区(2012年)、杨浦滨江(2013年)、承兴里(2018年)、张园(2018年)、曹杨新村(2019年)等。

这里,仅选取露香园、曹杨新村两个具有时代性的案例进行深入解读。

露香园:从“拆改留”到整体肌理保护,推动“老城厢之根”整体焕新——

露香园与豫园、 日涉园合称为明代“上海三大名园”。2000年前后,露香园承载了5056户常住居民。2005年,露香园旧改工作启动;2021年,一期改造基本完成;目前,二期改造仍在持续中。

露香园在改造中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分级保护和分类施策。例如,万竹街41号是文物保护点建筑,采用“落架复建”方式进行保护更新,尽最大可能利用留存构件及原有砖石材料。同时,根据空间新的使用属性,有针对性地简化和拓展原室内装饰,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露香园一期地块尚存在历史巷弄走向、宽度和建筑间距等变化较大的情况 ,二期通过保护规划调整,加强了风貌肌理区域建筑高度、密度和空间尺度方面的把控。例如,开明里东侧的和平里地块形成了从东到西贯通的低层连绵带,延续了老城厢低层高密度的拼贴式风貌肌理。

曹杨新村:多元主体参与老旧小区微更新,实现工人新村的蜕变——

曹杨新村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近年来,曹杨新村逐步迈入“老年化”时代,人口结构老龄化明显,居住建筑日趋老化,厨卫合用的居住标准远不能满足现代居住要求,社区整体功能和居住环境也亟待提升。

有鉴于此,曹杨新村的更新改造先从存量空间资源的盘整、挖潜开始,将闲置空间、边角料空间、杂乱空间、低效空间变废为宝,补充完善公共设施。比如,将曹杨五村内一栋闲置小楼更新改造为社区食堂,将原废弃铁路改造成的农贸综合市场再次改造为多层级、复合型的步行体验式社区公园,将长度约2.2公里、宽度为8米至12米的曹杨环浜改造为“翡翠项链”。

接着,增加老年日托、活动中心、综合服务点、卫生站点、便民药房等为老服务设施,打造包含助餐、出行、居家照护等在内的数字养老服务场景,推行“互联网+诊疗服务”,进一步完善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然后,以“贴扩建”模式统筹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在“遵循原有城市肌理 ,注重保护与传承历史风貌”的原则下,结合新村建筑老旧破的实际情况,在保持每幢楼南立面外观不变情况下,通过加固地基、重新布局楼梯通道、北立面内凹尺度加大并增设独立厨卫等改造方式,最大限度地改善居住空间。改造后,每户住房使用面积增加8平方米左右。

图片[1]-学林随笔|历史风貌区如何保护与更新?看看这两个上海案例-萌番资讯网
设计师以上海新天地全域作为创作的界面,串联起一条空间叙事线索。海沙尔摄

「更新方向」

上海历史风貌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在保护与更新的辩证逻辑下,面临多样化、个性化的问题。在既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需继续探索前行;个性化问题,需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解决方案。

2024年6月,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上海历史风貌保护指南(征询意见稿)》,提出分区引导、分级保护、分类施策、分阶段实施的总体思路。

其中,分区引导特指针对中心城公共活动区、居住区、产业区及郊区城厢、集镇和传统村落等不同风貌特征,因地制宜、差异化制定保护历史风貌的引导要求。

分级保护特指对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应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条例和风貌保护条例的要求实施保护管理,对没有纳入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的风貌建筑根据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完好程度分为3级进行保护管理。

分类施策特指根据风貌建筑的分级保护要求,综合历史风貌评估、城市设计研究、建筑甄别评估及概念方案设计,经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论证后,在规划阶段中合理确定保护更新分类方式。

灵活的政策供给和市场主体的灵活参与,是强化历史风貌区保护更新的重要手段。下一步,有必要推动“人民城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有机融合,让“更新”与“民心”同频共振,使“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财务平衡是城市更新可持续的基础,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也不例外。下一步,有必要在历史风貌区的开发权转移机制、容积率奖励机制、土地供应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度和灵活性。

(作者: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刘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