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新首相刚一上任,对华表述就出现了重大逆转,荷兰似乎将要转投美国的怀抱,难道中荷关系就此要变天了?
荷兰新首相对华态度大逆转?
近日,荷兰新任首相迪克·斯霍夫在宣誓就职后,就迅速对外表态,强调荷兰对美国的高度信赖以及对北约的坚定支持。这一立场无疑在国际社会上投下了新的阴影,尤其是在北约放话威胁中方之后,更显得意味深长。
【荷兰首相迪克·斯霍夫】
值得一提的是,荷兰极右翼自由党在去年大选中赢得众议院最多席位,而被称为“荷兰特朗普”的党魁维尔德斯,试图冲击首相却未果。
最终在政治折中后,独立派斯霍夫出任了荷兰新首相。不过维尔德斯虽没有加入内阁,但极有可能在幕后发挥影响力。
而此次在谈及**时,斯霍夫的表述与前首相先前的表态出现了大逆转,就有猜测认为,这可能是维尔德斯在背后运作的结果。
斯霍夫表示,荷兰将在涉及**安全的问题上对**保持谨慎的态度。这一表述,尤其是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荷兰在敏感芯片制造设备对华出口上的立场。
对比前首相吕特在任期间,面对美国的施压,长期采取抵制态度,坚持将荷兰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愿轻易牺牲与**合作的态度,显然,随着斯霍夫的上任,荷兰国内对华风向已经生变。
【荷兰前首相马克·吕特】
值得注意的是,荷兰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阿斯麦(ASML)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其产品在**的市场需求巨大。如果真的放弃**市场,那么美国的公司就一定会乘虚而入,这对荷兰来说,无疑是亏本买卖。
荷兰有自己的考量
因此,荷兰在涉及此类敏感设备出口的问题上,其决策其实应该慎之又慎,一旦行差踏错,不仅影响到本国的经济利益,也深刻影响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
而美国屡次从中作梗,就是为了阻止**进入芯片技术的未来,并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自身的科技霸权。
美国制定的《芯片法案》,其实很明显就是在针对**。鉴于芯片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在这方面的迅猛发展引发了美国强烈的不安。
【美国总统拜登】
而荷兰新**看似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逆转了对华态度,实则话里话外都在给自己留有余地。
其背后原因很简单,荷兰与**关系紧张,实则悖离其自身利益轨道。就比如光刻机此类尖端技术设备,其价值动辄数千万美元,荷兰正是依赖这些产品的出口,收获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然而,美国出于遏制**的战略考量,就要荷兰轻而易举地中断对华出口,这无疑会让荷兰**感到强烈的不甘心。
因此,尽管荷兰新首相迅速展现出对美国的亲近姿态,但在对华立场上却显得颇为微妙。他并未采取特别强硬的措施来激怒**,这就显示出他的对华态度并不简单,他可能是在不激怒美国的前提下,尽量维系与**的贸易往来。
【荷兰不愿放弃**芯片市场】
但**自然也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外人,这种极其不稳定的国际环境要求我们必须自立自强,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自谋出路才是硬道理
美国的步步紧逼其实也是**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一股外驱力。这对**而言,不仅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提升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以缩小乃至消除这一差距。这不仅是对**科研实力与产业韧性的考验,更是推动**向“创新强国”更进一步的关键所在。
面对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强化自身。首先,要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包括资金、人才和政策支持,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对**芯片产业是挑战也是机遇】
其次,要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完整创新链条。
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与欧洲等半导体技术领先地区的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加速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挑战之中自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可以积极借鉴欧洲的经验和模式,结合自身国情和市场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道路。同时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新体系贡献力量。
让美国看清楚,即使不用独断专横的霸道手段,**的王道之路也会比他们走得更远更扎实。